奇怪耶!小小孩在外面躺著就是父母都沒在教,在放任小孩?
我認為很多人沒有把小孩在外面真的撒野,跟小孩需要嘗試錯誤的自由,界線區分得很清楚。
就好像小孩隨地躺著,是父母沒有在教,這個話題很好吵嗎? 有的小孩也很會看場地躺的,他們沒有笨到不挑,好嗎? 這不是小孩必經的成長過程,以我是過來人,覺得正常的很,尤其是我的小孩當時有情緒困擾,這種事情司空見慣,只有自己的小孩還很小,或是觀念老舊的人,無法理解小孩的需求。
我不是說小孩不能管,而是我們無法理解小孩的狀態,只是有些事情大人想得太複雜了,不敢當時去說,事後去批判人家,你有比較偉大嗎?或是光明正大嗎?只是讓這個社會少子化更嚴重,因為就是有你們這種心機婊,沒有幫助人家處理困境,還倒插一把刀!
如果說小孩在做的事情,在這個場合是會有危險,打擾到人家,當然需要被制止,就像在餐廳遊戲奔跑,父母在滑手機真的就不行,這也干擾到整體的用餐環境,與品質,這需要有人提醒小孩跟父母去注意安全,若你是忍著在上網去公審,一點也不厚道,而且只顯示當你需要為自己爭取權力的時候,你沒有那個膽量。
很多時候我們大家是被小孩所控制的,敢怒不敢言,這種問題最明顯就是在密閉空間的大眾運輸工具,像是火車,要是嬰兒在哭,大家會跑來關心,或是忍受,但是開始會說話,有些小孩會講話到全車廂都是他的聲音,怎麼辦?
我就遇過,我的小孩就被人家斥責過,當然當下會很難過,可是小孩就會理解講話那麼大聲,會干擾到其他人權益,我覺得這是小孩很可貴的體驗,終於有人出來講話了,其實小孩不是不能教,不能溝通,不是全然的自我為中心,其實是可以溝通的,是否遇到這樣的情況,我們可以和顏悅色去跟小朋友說這樣會打擾到其他人?而非大聲斥責。
也許,有些小孩他的確是在公共場合哭鬧,嘻笑,去打擾到其他人,是否可以讓他的父母好好處理,不要讓父母一面處理小孩,還要處理其他的觀感,甚至是放到網路上公審,這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,小孩需要被理解需求,而不是一般見識,除非他的行為影響到安全,才是外人介入的時候!
要是這個社會可以提升到這樣的程度跟默契,小孩的出生率會提高很多,因為集體意識友善很多,不要讓小孩帶不出門變成育兒的恐懼 !